金秋十月,日光晴朗。10月6日至7日,一年一度的新生报到日如期而至。2020级近3000名新生怀揣着梦想负笈而来,齐聚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。
受疫情影响,今年的报到时间、流程与往年大不相同。测量体温,搬运行李,物品消杀,更换口罩,人脸识别,志愿团队,一站服务,……为谱写好新学期的崭新篇章,学校各部门、各学院用迎新“一条龙”服务给小“20”们留下了良好的水职院初印象。
精心筹备,迎新育人统筹兼顾
在开学日到来之前,学校专门成立迎新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了详尽的迎新工作方案,包括《2020级新生报到流程图》、《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微信缴费操作指南》等,以确保高水平、高质量、高效率地完成迎新工作。10月5日,学校再次召开2020级迎新工作推进会,确定了今年的迎新工作将继续坚持“加强领导,周密布置,热情服务,注重实效”的方针,本着“以人为本,高效快捷,让学生和家长满意”的原则进行,同时明确防疫工作要求,结合学校整体工作安排,认真做好2020级迎新工作。
10月6日一大早,学校师生已准备就绪等待新同学的到来,校园里迎新标语、条幅、社团活动展等营造出了欢迎新生的热烈氛围;校园展版书记、校长寄语寄予学子希望与力量;学长学姐寄语让学弟学妹倍感温暖与激励。“立鸿鹄志,做奋斗者”,从读书开始,大学时代浇灌汗水、学有所成,将来不负时代、书写青春华章。
在各个迎新站点,迎新帐篷、导航牌整齐摆放,绿色通道、校园网激活等都为新生们的报到带来便捷服务。虽然受到疫情管控限制,新生家长们无法陪同孩子进入校内,但学姐学长们耐心的回答、热情的引导、诚挚的微笑,都让新生们不禁对这个全新的环境产生了好感,对未来几年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。

新生接待点

新生报到现场
智能识别,一站服务全面周到
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,结合防疫需要,今年报到主要采取网络形式,学生经过防疫程序后第一站即是身份识别,只需将身份证与人脸进行智能识别,不超过6秒钟即可完成身份识别、班级确认、报到注册等工作,接下来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到所属学院班级领取“一卡通”校园卡、到宿舍摆放行李、再到招生就业处登记确认,整个报到就完成了。如果报到前未完成网络缴费的,可在校内多个智慧缴费服务点扫码缴费,备用的现金和刷卡缴费点也只成了备用。涉及特殊情况需要走绿色通道的,各学院辅导员和志愿者第一时间通过学校“绿色通道”办理入学手续。家长们通过扫码看校园,弥补了不能进校看校园环境的遗憾。
“我们还担心家长不能进校孩子办理手续有困难,没想到学校考虑那么周到细致,看到这样的安排,作为家长我们也非常放心了”!这是水利工程学院新生黄同学父亲对学院老师的感叹。

新生身份识别
用心服务,志愿工作汇聚真情
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“五育”并举,将志愿服务与劳动育人紧密结合,同时为新生树立良好榜样,在这次迎新活动中,校团委及各学院共组织了350名学生志愿者参与迎新工作。伴随着迎新工作帷幕的拉开,在校外接站、交通卡点、学校大门、绿色通道、学院楼前、宿舍区内,到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,家长们一开始担心的昆明各站点接站问题、不能进校孩子行李搬运问题、报到手续如何办理问题等等,在他们接触到志愿者的那一刻,这一切担心的问题已经都不是问题,学校在昆明多个站点安排了老师带着志愿者接站,自驾报到的下车即有志愿者帮助搬运行李,有志愿者引导办理所有报到手续。志愿者们不顾前一晚忙到凌晨3点的辛劳,在迎新第一天从早上六点半开始又是一天的辛劳,来回搬运、引导、解答,尽管很疲惫,但是丝毫没有影响第二天的继续,连续的辛勤付出,他们始终面带微笑,始终没有一句抱怨。

志愿者引领进校
“由于今年疫情防控特殊情况,需要做的工作较往年多,工作流程也有所改变,正是需要大家一起出力的时候,我们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。”来自2019级土木工程学院的志愿者解释了他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原因。另一位来自电力工程学院的志愿者则表示,自己参加志愿服务,帮助新生搬运行李,则是因为在去年报到时受到了学长学姐的帮助,希望将这种温暖传递给新生们。
“迎新的防疫工作非常到位,使我们的安全健康得以保障。学长学姐们非常热情,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的问题,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学子感受到了温暖,我也准备尽快熟悉后加入学姐学长们的团队,感谢他们给了我帮助、榜样和力量。”这是人工智能学院2020级新生对志愿者们的感谢。
当活力和青春的光芒再一次洒满整个校园,新生们的大学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。2020级新生是特别的一届学生,新生活即将开启,他们将铭记这份特殊,用双手描绘出更加多彩的明天。
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迎新第一天即报到2172人,由于学院专业设置、就业前景、育人氛围、办学特点等原因,今年的新生将较去年增加一倍。
(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)